1951年,原本要继续在广西工作的莫文骅却被调任至东北军区,担任政治部主任。这一调动让他感到既惊讶又期待,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。在当时,东北军区由高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炒股配资首选配资,贺晋年则是副司令,张秀山和周桓是副政委。这些人都是莫文骅的老领导与老战友,他们的关系可谓相当紧密,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在解放战争的岁月里,贺晋年与莫文骅同仇敌忾,他曾担任合江军区司令、7纵副司令以及11纵司令等要职,之后又成为15兵团的副司令兼军长。而周桓在这一时期也不甘示弱,先是在东野的政治部担任副主任,后来又成为东北军区的政治部主任。1950年,他被提拔为军区的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。在这些岁月里,他们共同经历了太多艰苦卓绝的战斗,因此,莫文骅对他们并不陌生,反而倍感亲切。
将莫文骅调到东北军区的原因有多方面的考量。其中最紧迫的一条是为了加强军区的领导建设。此时,抗美援朝战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战略后方,肩负着为前线提供物资和后勤保障的重任。此外,莫文骅在广西工作期间所负责的剿匪任务也使得他受到重视,尽管当时广西剿匪进展缓慢,全局对剿匪方针存在不少争议,但他的一系列工作仍然得到了上级的瞩目,以致于调离了广西。
展开剩余59%对莫文骅来说,东北不仅是战斗过三年多的地方,更是他曾长期在南满地区工作的地方,那里与朝鲜的边界相近。他曾担任辽东军区副政委和4纵的政委,因此对东北的情况有着深刻的了解。此外,他与现在东北党的政军负责人也是老相识。在抗日战争期间,莫文骅在留守兵团担任政治部主任,而对方则在西北局担任重要职务。虽说他们分属不同系统,但上级希望留守兵团和地方能够紧密团结,相互配合。
值得一提的是,莫文骅与这位负责人的亲戚关系也为他们的交往增添了几分融洽,毕竟他的弟媳与这位负责人的妻子是表姐妹。种种因素让莫文骅在前往东北后,觉得彼此间并不会太过生疏。然而,当他首次造访对方时,事情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。他被领到客厅,而对方却在楼上迟迟不见,下来后握手的冷漠和随即开始吃樱桃的行为让他感到格外陌生。房间里似乎没有了其他人,几乎没有交流,他只能感到不适,随后便告辞离开。
对方这种冷淡的态度让莫文骅联想起抗战时期的一些往事。萧劲光在其回忆录中曾提到,留守兵团与地方的关系相当紧张,地方上曾有意同时兼任留守兵团的政委,但未能实现,曾在处理军民关系方面产生过显著的分歧。然而,莫文骅的这种感觉可能更多是出自他个人的主观臆断,并非全局的真实体现。
不久之后,军队内的评级工作陆续展开。出于他曾担任兵团政委的经历炒股配资首选配资,莫文骅原有希望能被评为正兵团级,但对方在集体决定时以开展工作不便为由,最终将其评级改为副兵团级。干部部给出的解释是,副政委、副司令的级别都是副兵团级,政治部主任如果被评为正兵团级显然会影响工作协调,这件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。1954年,经过全军干部的大规模调整,莫文骅调至北京,转而从事军事教育工作,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实盘合规配资网_实盘合规配资_配资实盘股票观点